帮帮团

主页
帮帮团网站

团窑:川美学子,回家乡做瓷器,做出了景德镇当代创新窑口

更新时间:2025-07-23 10:30:10


图片1.png

千年瓷都景德镇,突然间爆火了,不仅仅是三宝瓷谷、明清御窑厂等知名景点带来的旅游业繁荣,景德镇全手工手绘的瓷器,则凭借着明清御窑瓷器的浓厚底蕴,更是在高端工艺品市场,独领风骚。随着当代人对审美的高要求,特别是在茶文化盛行下,景德镇高端陶瓷,以高端茶器市场,重新进入到很多人的视野当中。

随之而来的,是对当下景德镇陶瓷深层次的讨论,虽然景德镇拥有明清六百年为皇家制瓷的底蕴,但是当代景德镇陶瓷严重缺乏创新,很多人甚至认为,景德镇陶瓷就是一个靠祖宗吃饭的行业。

为此,记者询问了景德镇陶瓷资深专家,专家们认为,要了解当代景德镇陶瓷,可以从学院派和传承派入手。

景德镇拥有两派陶瓷,一派名曰学院派,以中国陶瓷大学为主,配以各大美院,其中以饱读诗书的学院老师和所教授的学生,他们都经过了专业的美术甚至是美术史的指导。而另一派,则是传承派,以景德镇作坊或者是当代窑口为主,是经验丰富的老匠人和他们的学徒。

两派同属于当代景德镇陶瓷中坚力量,可学院派认为陶瓷需要文化的加持,传承派缺乏文化的理解;而传承派则认为瓷器是用手做出来的,需要身体力行,需要经验磨砺,学院派不太重视实操。

图片2.png

就当记者陷入于学院派和传承派的理念之争时,却忽然了解到景德镇有一个窑口很特别叫团窑,团窑的窑主徐旭升,毕业于四川美院毕业的学生,属于正经的学院派,可他却带领着景德镇传统派的陶瓷匠人们,制作出不同于景德镇传统陶瓷的风格,受到市场的欢迎,将团窑打造成为景德镇当代创新窑口的标杆。

经过景德镇陶瓷茶器行业的资深人士介绍,记者来到了团窑,见到了团窑窑主徐旭升,以及团窑负责市场开拓的合伙人王晓明,经过了解,徐旭升和王晓明都是景德镇浮梁人,正是土生土长的景德镇人。

图片3.png

团窑的每一件瓷器,都来自于窑主徐旭升的原创,而徐旭升不同于传统景德镇匠人,仍然习惯于用学院派的方式,在纸上进行设计手稿的打图。而团窑瓷器的元素或者灵感来源,也多取自于徐旭升对生活中的观察,以及当代人审美元素的去向,例如松鼠葡萄、蜗牛系列、熊猫纹饰、萌鸭系列,甚至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而团窑也有对明清两朝龙纹的延续,但是也加了徐旭升个人的审美理解。

图片4.png

记者通过团窑窑主徐旭升聊天中,可以明显发现团窑的创新,不仅与徐旭升从小在大自然中长大,对于很多动物的写实理解,将其灵性的一面展现给世人,而技巧的方面,更多是来源于其四川美院的学习中,学院派的影子很深。

而当记者问到徐旭升,关于团窑在建设当中,景德镇传承派和学院派的优劣性时,徐旭升则认为,景德镇传承派,其丰富的实战经验,并不是书本上能学到的,就比如团窑在做瓷器的时候,胎釉材料的琢磨,就吸取了景德镇传承派大量优秀老匠人的丰富经验,以及自己大量实践、大量试错才得到了现在团窑的胎泥釉料。

图片5.png

所以,团窑的窑主徐旭升告诉记者,景德镇当代陶瓷中传承派和学院派,两者并不是不能兼容,甚至两者是能够很完美的融合,但是我们的陶瓷作品,一定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得到大家的喜欢,才能够让景德镇陶瓷走向当代审美的正确道路上来。所以徐旭升给团窑的口号就是,以学院派之身,行传承派之实。

走出团窑,记者可以感受到一个朝气蓬勃的景德镇陶瓷,因为有像团窑这样的景德镇新陶瓷人,在不断努力提高自己,不断对市场进行探索,以学院派之身,行传承派之实,景德镇古老的陶瓷文明,正在焕发出新的光彩。




专题:

本站访客:1114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