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团

主页
帮帮团网站

周末帮帮团:“双减”视域下的家庭互助共同体建设行动

更新时间:2022-03-18 13:56:11点击: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公布第三、第四批“双减”优秀实践案例的通知》,杭州市回族穆兴小学的《周末帮帮团:“双减”视域下的家庭互助共同体建设行动》在内的20项案例成为浙江省第三、第四批“双减”优秀实践案例。

QQ图片20220318135714.png

周六,杭州市回族穆兴小学二年级的陈陈妈妈和一凡妈妈变身“大师傅”,教孩子们包饺子。一凡妈妈早早买好面粉,准备好饺子馅,陈陈妈妈则负责解答孩子们的各种问题。

五年级的几个家庭也组团一起做蛋挞。烤制的25分钟可真漫长啊,在孩子们的翘首企盼下,蛋挞终于出炉啦。香喷喷,让人直流口水,趁热咬上一口,回味无穷!

“双减”政策出台后,在把双休日还给家庭、还给孩子的同时,也让双休日亲子陪伴成了家长们面临的新挑战。

杭州市回族穆兴小学进行学生家庭周末安排情况的调查后,发现学生双休日度过方式比较单一,户外运动、社会实践、艺术欣赏等安排相对偏少。

亲子共处时间不足、家长陪伴能力不强、亲子活动资源不多……双休日亲子陪伴,成为了家庭教育的新矛盾,这样的现实困境,靠家长一己之力无法破解,迫切需要家校社形成协同合力。

回族穆兴小学是一所地处城市中心的公办小学,相对集中的学生家庭居住情况、和谐良好的家校关系和校园周边丰富的城市资源使家长以家庭互助的方式“组团带娃”具备现实可能。学校努力探索“一爸一妈带一群娃”的周末亲子陪伴新模式,通过家校社联动提升亲子陪伴质量,促进“双减”落地。

学校的“周末帮帮团”是什么样的?

家长在学校的倡导下,以若干户家庭为单位自发组建团队,以双休日或长假期间的固定一天为活动时间,以“父母值日生”轮值的方式陪伴该团队中所有家庭的孩子。

家庭通过自主组团,相互帮助激发内驱力,保障孩子“有人陪”;学校通过制定章程,组建导助团队专业指导产生牵引力,引导孩子“有事做”;社会通过资源共建提供支持力,实现孩子“有处去”。

学校设计研发了学业互助团、素养拓展团和实践成长团三大实施载体,为“周末帮帮团”开展亲子陪伴活动提供内容支撑。

比如“素养拓展团”中设置了“亲子实验室”内容,学校科学组每学期会向各年级推送若干个家庭实验项目并附操作攻略,有“生命小实验”,走近神秘的生命世界;“化学小实验”,感受奇妙的化学变化;“物理小实验”,探索身边的物理现象;“创客小实验”,解锁有趣的创客空间。

在素养拓展的“亲子艺术节”中,校艺术组为学生家庭提供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锦囊,涵盖观电影、看戏剧、赏艺展、学非遗、创作品等。不同年段分别以“四季之美”“家乡之味”“节日之乐”等为主题,开展绘画、手工、歌舞、曲艺等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经历艺术之旅,感受艺术之趣。

“实践成长团”也非常受孩子和家长欢迎。学校充分挖掘周边的社会资源,以校园为圆心,对附近步行一公里半径范围内的活动场馆进行梳理和重构,围绕文化浸润、生活技能、职业体验、公益服务四大主题,将原本零散、单一的活动资源编织成一张功能聚焦、载体多元的育人网图,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内化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

为保障“周末帮帮团”的有序运作,学校组建了“父母值日生”“教师指导员”“邻里志愿者”三支队伍,形成家庭互助、学校导助、社会襄助三大机制,促进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力的形成。

“周末帮帮团”行动进行了一个多学期,效果怎么样?

自成立以来,“周末帮帮团”通过家庭互助共享,实现周末假期孩子“有人陪、有人管、学得好、玩得好”,不仅使亲子陪伴时空得到保障,也使学生的闲暇生活更丰富,综合素养得到发展。在学生问卷和家长访谈中,“周末帮帮团”都得到了普遍的正向评价,大家觉得这样的方式不仅丰富了双休日的生活、拓展了孩子的眼界,还提升了交往沟通能力,培养了社会参与意识,孩子们的素养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同时,家长们的能力提升也很快。

通过“周末帮帮团”,家长们进一步明确了陪伴角色,强化了陪伴意识,树立了“家长是孩子成长第一导师”的理念。问卷调查显示,家长普遍认为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能力得到提升,对“周末帮帮团”的满意率高达99.68%。

家校社的合力也在逐渐形成。“周末帮帮团”家庭互助共同体通过亲子陪伴新生态的培育,使学校、家庭、社会统一了对“双减”的认识,形成“1+1+1>3”的家校社合力,促进共同拥护“双减”、共同落实“双减”良好氛围的形成。

来源:杭州市回族穆兴小学


专题:周末帮帮团:

热门文章

本站访客:61721
17750209359
17750209359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