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团

主页
帮帮团网站

2022年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更新时间:2024-05-08 12:18:14点击:

2022年,威海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作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发展态势,“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408.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313.6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739.7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0.4:38.5:51.1。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64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44万人。回生源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99.00%。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4%,在消费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中,交通通信价格上涨5.0%,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9%,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6%,衣着价格上涨1.3%,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5%,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0.1%,居住价格下降0.8%。

年末实有各类市场主体(不含外资企业,下同)44.30万户,注册资本9619.18亿元。其中,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6.00万户,新登记注册资本774.49亿元。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70.20亿元,增长3.2%。其中,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加值15.45亿元,增长8.0%。

根据农作物产量调查数据显示,全年粮食总产量73.57万吨,增长1.2%,其中,夏粮产量26.89万吨,增长1.4%;秋粮产量46.68万吨,增长1.2%。

全年油料总产量20.24万吨,增长1.6%。茶叶总产量683.33吨,下降0.4%。

全年园林水果总产量122.46万吨,增长2.1%,其中,苹果108.16万吨,增长1.8%。

全年猪肉产量9.45万吨,禽蛋类总产量13.19万吨,牛奶总产量3.52万吨。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317.05万吨,增长3.2%。水产养殖面积11.51万公顷,增长4.8%;养殖产量207.35万吨,增长4.9%。远洋渔业产量45.89万吨,增长0.4%。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10.18万千瓦,增长1.2%;农用水泵12.60万台,增长0.8%,节水灌溉类机械1.36万套,增长1.5%;全年小麦机耕面积2.52万公顷,机播面积4.83万公顷,机收面积4.83万公顷;全年玉米机耕面积1.57万公顷,机播面积6.38万公顷,机收面积5.85万公顷。

年末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3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16家。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42家,总数达5744家,入社成员19.44万户,辐射带动农户32.15万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0.5%,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1%。在行业大类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0.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7.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806.47亿元,营业收入利润率8.05%。产销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98.26%。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79.37亿元。

四、服务业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0.9%,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22.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5.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5.1%。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7235.29公里(含农村公路、国省道)。全年铁路(不含城际铁路,下同)、公路、海运共完成客运量654.87万人次,货运量7940.44万吨。全年铁路、公路、海运共完成客运周转量6.52亿人公里,其中,铁路0.53亿人公里,公路5.62亿人公里,海运0.37亿人公里。全年铁路、公路、海运完成货运周转量350.40亿吨公里,其中,铁路20.19亿吨公里,公路196.57亿吨公里,海运133.64亿吨公里。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4520.12万吨,增长5.8%;集装箱吞吐量139.65万标箱,增长3.9%;港口旅客吞吐量30.42万人次,增长83.9%。全年新增机动车5.38万辆,保有量108.15万辆,其中,新增小型汽车4.65万辆,保有量95.19万辆。

全市共有A级以上景区49家,其中,5A级2家,4A级14家,3A级31家;旅行社162家,其中,A级旅行社56家;星级饭店37家,其中,五星级饭店3家,四星级饭店14家。

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3541.9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88.89亿元。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8.9%,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5%,占全部投资的比重19.8%。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56.12亿元。从房屋建设用途看,住宅投资213.47亿元,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83.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0.06亿元,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7.8%。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2842.07万平方米,商品房竣工面积158.89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381.7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24.08万平方米,占全部销售面积的84.9%。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7.76亿元。从城乡领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00.11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87.65亿元。从行业分类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112.47亿元,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75.29亿元。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80.6%,中西药品类增长11.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7.4%,烟酒类增长5.8%。

七、对外经济

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2095.65亿元,增长3.1%,其中,出口1567.49亿元,进口528.16亿元。从企业性质看,内资企业进出口1553.13亿元,占全市的74.1%;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542.52亿元,占全市的25.9%。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1290.07亿元,占全市的61.6%;加工贸易进出口735.68亿元,占全市的35.1%;其他贸易进出口69.91亿元,占全市的3.3%。

全年新设外资项目222个,实际使用外资10.77亿美元。从实际使用外资投向看,第一、二、三产业使用外资分别为5.00万美元、6.01亿美元和4.77亿美元。

全年新核准设立境外企业(机构)25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43亿美元,中方实际投资额4.07亿美元,增长18.0%。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4.6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43亿美元。外派各类劳务人员3705人。

八、财政税收、金融和保险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5.21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58.50亿元,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比重73.7%。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7.35亿元,增长21.5%。其中,城乡社区支出增长88.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39.9%,卫生健康支出增长37.9%,住房保障支出增长23.2%,基层“三保”等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886.41亿元,比年初增长12.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813.62亿元,比年初增长16.5%;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608.83亿元,比年初增长10.9%。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655.15亿元,比年初增长15.0%;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641.58亿元,比年初增长6.6%;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2994.38亿元,比年初增长19.6%。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602.84亿元,全年增加124.90亿元,比年初增长26.1%;占本外币贷款余额的比重12.9%,提高1.1个百分点。

全年保险机构保费收入126.50亿元,增长3.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9.71亿元,增长7.6%;人身险保费收入96.79亿元,增长2.4%。各项赔款和给付38.71亿元,下降0.6%,其中,财产险赔款18.87亿元,下降3.3%;人身险赔款和给付19.84亿元,增长2.2%。

九、科学技术

全年获得2022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5项。完成技术合同登记2529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69.62亿元。专利授权量1347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485件,占总授权量的11.0%。

跻身全国城市创新百强行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排名位居第33位,荣成市通过首批国家创新型县验收,环翠区获评省科技创新强县。获批威海先进医用材料与高端医疗器械山东省实验室、省海洋养殖创新创业共同体,新增2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省重点实验室、5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全市各类研发平台总数达1237家,其中国家级27家、省级380家。

企业创新指数全省第一,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32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376家。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总数达9家,入选省品牌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年末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科技孵化载体47家。在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中,全市企业获优胜企业(团队)31家、科创之星11家,获6个竞赛领域的3个冠军、3个亚军。

全年实施140项全市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完成年度投资28.59亿元,申请专利578件、授权专利306件,引进人才427人,形成新产品497个,当年实现经济效益10.50亿元。

成功举办科技活动周、第五届中韩创新大赛、第十九届中欧膜产业技术创新合作大会、山东省海外工程师创新合作大会等品牌活动,促成产学研合作签约项目100个。入选省级以上人才项目46人(项),培养校地合作人才21名,总数达111名。加快建设山东省外国专家驿站,筹建第一批6家分站,1名外国专家获得齐鲁友谊奖,15名外国专家获得威海友谊奖。

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0件,地理标志商标64件,中国质量奖提名奖2个,山东省省长质量奖获奖企业6家,获奖个人2名。

十、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1所,在校学生135801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1所,在校学生19359人;职业高中6所,在校学生3687人;普通高中18所,在校学生35334人;普通初中98所,在校学生96243人;小学100所,在校学生134373人;特殊教育招生90人,在校生458人;幼儿园352所,在园幼儿74899人。

年末全市共有专业剧团4个、图书馆5个、文化馆5个、博物馆13个、美术馆5个。艺术表演场馆2个,电影公司5个,电影院41座,广播电台4座,电视台5座,有线数字电视用户48.37万户,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100%。年末拥有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748个、城市书房46个、农家书屋977个。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671个,其中,医院7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533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3个,其他卫生机构14个。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8616张,其中,医院实有床位14861张。卫生技术人员2563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0424人,注册护士11454人。已婚育龄妇女36.42万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建立电子健康档案256.83万份,纳入管理的孕产妇、0-6岁儿童及老年人47.55万人,规范管理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26.70万人。

全年线上线下联动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1051项次,直接参与人数41.70万人。组队参赛山东省第25届运动会,包揽全部6个奖项。举办2022年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北方赛区)、全国青少年棒球锦标赛U15组暨中国中学生棒球锦标赛(初中组)、威海首届少儿冰球精英赛等赛事。开展“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249场次,活动参与人次突破32万人次。被确定为“全省体育产业统计提升年”试点城市之一。作为省社区运动会试点城市之一,探索开展社区趣味运动会275场次,直接参与人数1.54万人。举办市县两级全民健身运动会123场次。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160人。新建社区、乡镇街道等体育工程设施30处。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6.00%,建成区绿地率43.3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5.08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6.05%,建成区绿地率43.6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5.59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全年发电量149.00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154.61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89.65亿千瓦时。

全市城市天然气供气量33761.76万立方米,燃气普及率100%;集中供热入网面积12411.07万平方米;市区城市天然气供气量18819.72万立方米,燃气普及率100%;集中供热入网面积10119.27万平方米。

全市公交运营线路385条,运营线路总长度10146.70公里,公交车辆2245辆,完成客运总量12576.60万人次,平均日客运量34.46万人次。全市巡游出租汽车2490辆,网络预约出租车合规车辆3508辆。

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共有环境监控中心4个,环境监控人员92人。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2个。

全年完成污染减排项目44个,投资额6.14亿元。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91.2%,空气质量全省最优。

全市累计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1起,死亡30人,直接经济损失1033.94万元。

十二、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91.7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9.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1.76%,比上年提高0.34个百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55.28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61.60%,比上年提高0.59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17万人,出生率4.59‰;死亡人口2.77万人,死亡率10.84‰。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638元,增长4.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024元,增长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27元,增长5.2%。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293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2772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845元。全体居民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25.3%,其中,城镇居民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24.8%,农村居民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27.4%。

十三、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

全市有238.86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72元。有254.1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10元。有2.46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有7094名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有1.26万名女职工享受生育津贴待遇。

年末全市有养老机构162处,床位39892张,在院人数15929人。其中,特困人员供养机构38处,床位9492张,在院人数4089人;其他各类养老机构123处,床位30030张,在院人数11528人;社会福利中心1处,床位370张,在院人数312人。有儿童福利院1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3处。孤困儿童571人,其中,集中供养孤儿36人,散居孤儿83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38人,重点困境儿童53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61人,全年发放资金1174.20万元。自1月份起,机构养育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2338元,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815元,重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694元。全市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9177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34000人,全年发放资金7946.60万元。自1月份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一二级残疾补贴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70元,三四级残疾补贴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38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一级残疾补贴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64元,二级残疾补贴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40元。

年末全市城乡低保对象17159人,全年发放保障资金13704.80万元;特困供养对象10708人,全年发放保障资金17161.40万元;临时救助困难群众2532人次,全年发放保障资金466.60万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953元和745元,城乡特困供养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1286元和1035元,特困供养照料护理基准标准为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每人每年13298元、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每人每年6650元、具备生活自理能力每人每年3990元。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威海统计年鉴—2023》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有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未经特殊说明,本文“增长”“下降”均为同比口径。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价格指数、粮食总产量、城乡收支等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威海调查队;市场主体数据来自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水产品数据来自市海洋发展局;农业机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公路通车里程、铁路、公路、海运、港口货物吞吐量、公交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机动车、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旅游、专业剧团、博物馆、有线电视等数据来自市文化和旅游局;进出口、利用外资、对外经济合作数据来自市商务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威海市中心支行;保险业数据来自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威海监管分局;科技数据来自市科学技术局;专利、商标等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卫生健康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供气、供热数据来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电力数据来自威海供电公司;环保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医疗保险、生育津贴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社会福利数据来自市民政局;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


专题:威海市统计公报

热门文章

本站访客:65087
17750209359
17750209359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